塞爾蒂克與熱火越趨白熱化的強勢肉搏,亦造成傷兵潮,勢必將爲這個系列賽帶入更多變數。 美聯社
東區冠軍第3戰,雙方傷兵因素消長,加上阿德巴約(Bam Adebayo)的驚喜大爆發,爲戰局帶來意外變化。
儘管從後三節的追趕,以及迄今3戰12節中熱火僅領先兩節來看,無疑基本面戰力仍是綠衫軍佔優,但兩節的崩潰確實換來現在1勝2敗的落後,帶來不容再有失的壓力。兩隊越趨白熱化的強勢肉搏,亦造成傷兵潮,勢必將爲這個系列賽帶入更多變數。
基本上這場比賽由3個人引發的質變開始,改寫出大不相同內容。許久沒聽聞迴歸消息的羅瑞(Kyle Lowry),在球隊危急時刻請纓上場,爲早先陷入「缺乏持球進攻點」麻煩的熱火憑添大將。
提到需要阿德巴約的發揮,前提是要能好好把球喂到他手裡,難就難在當時羅瑞不在,現在主控迴歸自然是最佳人選。
另一方面,塞爾蒂克本季最佳防守第2隊的主力中鋒R.威廉斯(Robert Williams III)再次因傷缺席,少了這員防守大將,前一場給予熱火的無解習題「無限換防」難以常態施展。此消彼長,綠衫軍前一戰的強勢不在,還在第一節被突襲的手足無措,挖下了一個花了整整三節都填不滿的大坑,而最終吞敗。
到底這3個人,以及熱火做了什麼改變,造成第一節綠衫軍18:39的慘況?
(1)熱火突襲式的攻守轉換
面對第2戰難以突圍的「無限換防」,熱火主帥史波史特拉(Erik Spoelstra)想出的破解辦法不是正面擊破,而是儘量迴避,方法就是開場宛如偷襲般不斷髮動的防守反擊與Early Offense,饒是你半場防守多強,只要在你還來不及站好位佈陣前就搶攻,就不用面對「無限換防」的考驗。
第一節的前5波攻勢,有別平常Pace緩慢,熱火7秒內完成就佔了4波:羅瑞於4秒內一個助攻長傳,史特魯斯(Max Strus)三分進;緊接着巴特勒(Jimmy Butler)一個搶下籃板後發動的7秒攻勢;羅瑞再一波4秒內長傳巴特勒的上籃And 1;最後羅瑞再一個自己帶球過半場,4秒內完成的急停三分跳投。
愛乾淨的狗狗!英國獵犬化身清道夫每天散步撿垃圾:街道清潔從本汪做起
比賽至此僅3分鐘,熱火就打出一波14:4,奠定開賽氣勢與領先基礎,也讓沒想到一開場就狂遭偷襲的綠衫軍,一時間亂了陣腳,整節都被壓着打。
而從上面4波紀錄就可知,核心人物正是羅瑞,沒有這位主控的執行力,熱火大概只剩箭頭效果更佳的巴特勒有此發動長傳急攻能耐,突襲難以如此成功。
(2)熱火的區域聯防
其實這不是熱火什麼新招(主要爲2-3區域聯防),反而是他們過去重要比賽常拿出來的招式之一,目的爲了解決上一戰熱火防守端時常過度包夾而漏大空檔的問題,在優異輪轉紀律性下,區域防守確實是較能平衡兼守對方外線與防優勢單打的選擇。
只是沒想到明明也應該不乏對戰經驗,塞爾蒂克一直要到第2節纔想起該怎麼應付。但在驚慌失措的第1節,2-3區域聯防與轉換突襲,已聯合成了重創塞爾蒂克的一套絕佳組合拳。
綠衫軍被偷襲拉開比數,因而急着靠優勢的單點突破搶分,但此戰防守已不若上一戰更多是單防與包夾,區域聯防剛好不斷讓塞爾蒂克球員的頻頻切入宛如撞牆,不只本身得分低效,剛好又正中熱火想打轉換突襲的下懷,第1節哪怕塞爾蒂克的「無限換防」已自我閹割,半場防守仍然不差,真正快速失分主要都還是被大量打早攻的後果。
(3)塞隊「無限換防」的難以施展
「無限換防」是綠衫軍給熱火的難解習題,問題是R.威廉斯缺席後的骨牌效應,讓塞隊此戰並無法好好施展這招大絕。
蛤?超好用Google Maps街景圖 德國卻為1事「停滯13年」終於更新了
前一戰R.威廉斯與霍福特(Al Horford)雙掛禁區,R.威廉斯尤其是主要對位阿德巴約的防守者,當兩人同在場上,阿德巴約17.5分鐘僅2投1中得到2分,正負值-7,如果R.威廉斯不在場,正負值變成+2,多少可見這位防守悍將對熱火中鋒的箝制影響,而他也是第2戰能滿足「無限換防」機動力需求的一位重要輪替。
第3戰R.威廉斯缺席,塞爾蒂克因此只能提上另一位僅能蹲框,第2戰僅打第4節垃圾時間的泰斯(Daniel Theis)先發,但他守半場沉退(第一戰策略)還行,速度就沒辦法打好換防,面對第一節熱火早攻更時常協防到漏人,首節上場7.6分鐘正負值-19。另一位輪替推移得到時間的懷特(Derrick White),則是此輪手感冰冷,前一戰還坐滿板凳,此戰一樣投不進,還變成首節被打點對象。
影響所及當然還有霍福特,R.威廉斯傷缺、泰斯不堪久用,他成爲僅剩長人,全隊最年長35歲,因此還扛了全隊本戰最長上場時間,一方面得憂心護框(禁區不再有R.威廉斯),一方面還得省點力氣,亦只能迴歸沉退取代更耗力換防。
也所以並非習題被解,只是綠衫軍拿不出無限換防了,雙方攻防彷彿又回到了首戰上半場。
永續的先行者 「DEPLOY」創辦人潘貝寧 為時尚產業掀起革命
差別在這一回,沒有了R.威廉斯,而阿德巴約站了出來,據他本人說法是受老大哥海斯倫(Udonis Haslem)激勵,本戰無論是中投、低位單打、切入突破,甚至多次自己帶球過半場,連策應分球(6助攻)跟抄截(4次)都可圈可點,全場轟下本季第3高、季後賽最高31分,第1節頻頻透過早攻單打霍福特獨得12分,更宛如球隊定心丸。
但在塞爾蒂克第2節穩下心來,開始應對熱火的區域防守後,戰局就又一次傾向於擁有基本面優勢的塞爾蒂克。
先是透過霍福特上中到高位分球,配合其他球員空切,開始能比較穩定得分,也減少被對手防守反擊的機會,加上開始提防熱火偷襲早攻,把比賽拉回佔優的半場攻防,第2節後段且趁着熱火半場進攻外線開始下滑,反打幾次反擊,最後1分50秒就追了10分,讓熱火僅存15分領先,許多球迷一度以爲又可能上演前一天的勇士大逆轉。
隨着第3節巴特勒傷退,熱火危機更甚,即使換史馬特(Marcus Smart)也一度扭傷退場,卻很快回歸。綠衫軍也開始用區域聯防守阿德巴約,加上熱火防守體力衰退下,被全場攻下40分的布朗(Jaylen Brown)切入予取予求(全場14次切入7投7中15分),加上他與G.威廉斯(Grant Williams)復甦的三分火力,一度追到僅1分差,真準備又一次上演逆轉秀。
但此時前文點到另一位需要發揮的球員歐拉迪波(Victor Oladipo)跳了出來,雖與期待不同並非進攻,這次他以強硬的身體對抗與抄截,爲球隊守住最後勝利;全場命中率不佳僅約2成的泰託姆(Jayson Tatum),最後帶傷上場繳出的最好數據卻是3失誤,反倒成爲本戰罪人。
不過就如上面所述,塞爾蒂克陣容基本面優勢猶存,待綠衫軍適應區防與提防突襲後,熱火終究要面對趨居下風的半場攻防。
好消息是羅瑞即使手感仍不佳,依舊能提高球隊持球者的外線威脅與容錯率;阿德巴約則非得讓第3戰的及時雨變成一場連天大雨,才能維繫熱火生機,再來就看羅瑞、赫洛(Tyler Herro)、文森(Gabe Vincent)與歐拉迪波,能不能單場至少手感醒兩個,否則就算史波史特拉半場戰術還能出奇,亦難有效執行(此戰後三節僅40%命中率/三分僅23%皆大輸對手,罰球數還只是一半)。
塞爾蒂克主要問題不在陣容與打法優劣,而在心理層面。一、三戰贏了6節,卻都只因爲一節崩潰而輸球,季後賽菜鳥的主帥尤多卡(Ime Udoka)在這兩節也跟着慌張,坐看球隊失血難止,今戰對於老對手老招區域防守也應變緩慢,雖然上一輪也曾1:2落後,東冠戰是不同戰場。泰託姆又能不能用行動證明,他不會再一次受困於肢體對抗而打鐵如此?
當然,隨着雙方白熱化的肉搏戰,系列賽也越來越脫離常軌,蒙上越沉重的傷兵陰影。熱火方面,絕對王牌巴特勒雖然鹹認第4戰仍會出賽,問題是差點被逆轉的第3戰,下半場都沒有上場守成,肯定不只是什麼輕微小傷;羅瑞雖熱血迴歸,但究竟回覆多少?上一輪正是急着迴歸狀況不佳,又被叫回養傷。
綠衫軍不遑多讓,R.威廉斯季後賽打打停停,卻是對抗阿德巴約與發動「無限換防」的要角;史馬特防守重要性亦然,還是供輸要角,第3戰重回場上雖然感人,卻明明嚴重扭傷,剩下幾成戰力?另外看似雖影響不大,泰託姆卻也帶着肩傷。
重點是,照兩邊這種打法,接下來誰再損傷也都不意外,在限縮輪替的季後賽中,尤其牽一髮動全身,身爲球迷,只希望仍會是雙方主力盡可能完整的燦爛火拼,而不是誰剩比較多主力能健康上場誰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