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市場增持北交所上市公司股票“獲准” 衆多PE機構躍躍欲試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陳植 上海報道
PE基金正式獲准投資北交所上市公司股票。
9月28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官網發佈《私募投資基金備案指引第2號——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下稱《指引》)指出,除創業投資基金之外的私募股權基金所投資的公司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後,私募股權基金可以通過公開發行或公開交易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這意味着相關部門正式允許私募股權基金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北交所上市公司股票。
在業內人士看來,《指引》的面世,也是與此前證監會發布的《關於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下稱《意見》)做好銜接。
此前,《意見》提出允許除創業投資基金之外的私募股權基金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其上市前已投資的企業在北交所發行的股票。
《指引》的面世,一方面明確了私募股權基金參與北交所二級市場的投資方式和具體要求,另一方面對《意見》相關要求進行了細化和落實。
記者多方瞭解到,在《指引》面世後,衆多私募股權投資基金(PE)紛紛躍躍欲試。
“相比非上市企業,北交所上市公司具有一定股票交易流動性,有助於項目退出,加之我們對北交所上市公司業績成長能力與技術優勢有着深入瞭解,投資勝算相對更高。”一位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人告訴記者。
在他看來,這無形間令PE資本投資北交所上市公司股票操作變得更加“陽光化”。以往,當個別北交所上市公司希望PE基金繼續投資滿足企業業務發展資金需求時,由於PE基金無法直接在二級市場增持北交所上市公司股票,於是他們只能另外設立一家殼公司進行投資,但此舉不但導致交易成本較高,還存在違規操作風險。
如今,隨着《指引》面世,上述灰色操作也將“偃旗息鼓”。
值得注意的是,《指引》並非完全放開私募股權基金在北交所二級市場的交易,僅允許私募股權基金增持在上市前已投資的北交所公司股票,這有助於限制個別PE基金在北交所二級市場炒作股價套利。
“儘管投資標的受限,但我們仍有相當廣泛的投資選擇。”一位持有多家北交所上市公司股權的PE機構投資總監告訴記者。目前他所在的PE基金正在調整投資策略,提高面向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投資力度。這背後,是相關部門正積極引導社保基金、年金、公募基金、保險資金加大對北交所的投資力度,他們打算提前佈局收穫政策紅利。
先唸祈禱詞再大口嗑豬皮!印尼女網紅被指「褻瀆宗教」 下場慘了
數據顯示,當前私募股權基金已參與約90家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戰略配售。去年以來,新三板新增近500家掛牌公司裡,逾30%在掛牌前獲得私募股權基金注資。這意味着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對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投資範疇相當廣泛,將給北交所帶來新的“資金活水”。
PE呼籲放寬買入限制得到“響應”
此次《指引》允許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增持北交所上市公司股票,受到衆多PE機構的歡迎。
北交所總經理隋強此前表示,北交所上市公司多數是優質創新型中小企業,科技屬性強、成長性高,且整體估值處於低位,發展潛力大,正成爲私募股權基金天然的優選投資標的。
但在《指引》出臺前,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只能在北交所賣出自己投資的上市公司股票,無法增持。此舉不但導致北交所不少上市公司估值面臨下跌壓力,還影響其他資本的投資熱情。
記者瞭解到,此前不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旨在呼籲相關部門能放寬 PE基金的買入限制——允許PE基金在北交所二級市場直接增持已投資的上市公司股票。究其原因,不少在北交所上市的科創企業仍處於成長期,或僅僅完成B輪或C輪股權融資。爲了獲得更多資金髮展業務,這些企業希望PE機構能持續跟投。但是,受制於此前PE基金無法在北交所二級市場直接買入上市公司股票,個別PE機構只能採取灰色操作——由PE基金另外設立一家公司,以後者名義參與北交所上市公司定增或戰略配售募資。
然而,此舉存在兩大問題,一是交易成本無形間被擡高,影響PE機構的投資回報;二是違規操作風險大增,畢竟PE機構按規定是不能參與二級市場投資的,若PE機構發現通過上述操作路徑參與二級市場投資,一旦被查實可能會遭遇監管處罰。
如今,這些操作風險都因《指引》面世而迎刃而解。
申萬宏源分析師劉靖指出,《指引》允許私募股權基金通過二級市場參與北交所投資,將有助於修復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的上市公司估值。具體而言,此前不少北交所上市公司的PE股東只能減持,無法增持,造成北交所不少上市公司在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時缺乏有效的估值穩定器。如今,若PE機構發現自己投資的北交所上市公司估值低於一級市場,完全可以通過自主增持修復企業估值。
上述持有多家北交所上市公司股權的PE機構投資總監直言,PE此舉也是給北交所上市公司估值迴歸“增信”,有助於更多資本參與北交所優質上市公司投資。
PE機構的新投資算盤
PlayStation鐵粉好幸福!Sony合作蘋果送PS4、PS5免費看Apple TV+ 4步驟教你做
在《指引》面世後,衆多PE機構也在躍躍欲試。
上述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人告訴記者,相比未上市公司,北交所上市公司具有三大優勢,一是企業已上市,具有一定的股票交易流動性,有助於項目退出;二是北交所云集不少科技企業,且這些企業的技術研發能力與技術商業化水準在業界處於相對領先的地位,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三是受市場環境等因素影響,不少北交所科技類上市公司估值被低估。
“儘管《指引》規定PE機構只能在二級市場增持自己已投資的北交所上市公司股票,但我們的選擇面相當廣。”前述持有多家北交所上市公司股權的PE機構投資總監向記者直言。目前他們正計劃增持一家估值被低估的北交所上市公司股票,爲企業未來增發募資做鋪墊。
此前,受到企業估值被低估影響,企業家不願折價融資。因此PE機構想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提振股價,加快這家企業的募資進程,助力企業業務更好更快發展。
這位PE機構投資總監坦言,他們之所以有底氣採取增持措施,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看好未來企業轉板機率較高。
記者獲悉,目前相關部門已明確北交所上市公司有序轉板制度,即優質北交所上市公司有望轉板至創業板或科創板等資本市場,令企業估值與股票交易流動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若北交所上市公司轉板機率較高,PE機構肯定願意持續增持企業股票。”多位PE業內人士直言。在當前宏觀經濟波動較大與外部環境等因素影響下,PE的投資風險相應加大,相比而言,基於北交所優質上市公司轉板的投資策略無疑勝算更高,且容易受到衆多PE基金出資人(LP)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