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者欣賞修繕後的清代皇家行宮風貌。圖/本報北京傳真
近日,位於北京大興南苑的團河行宮啓動試運行,開放北京南海子苑囿文化、大興歷史、文化交流等三大展區以及團河八景。
宜兰大豪雨夜袭!专家示警「东北部异常降雨」 3天飙破500毫米
從北京地鐵大興線清源路站東行約5公里,在興亦路北側有一片樹木繁茂、鬧中取靜的幽深之地,這就是清朝乾隆年間興建的團河行宮所在地。團河行宮佔地500餘畝,以東西兩湖爲中心,歷史上建有各類建築600餘間,是清王朝在南苑內建造的最大的皇家行宮。
被要求限制批評莫迪帳號!推特共同創辦人控遭威脅 印度政府否認
團河行宮頗具蘇杭園林風格,是清王朝在南海子皇家苑囿建造的四座行宮中建築最宏偉、功能最齊備的一座,而且還是唯一一個還保留原址、可以修繕的行宮。
從遺址公園東門進來,一眼就能望見南向三楹、面寬10.2公尺、進深4公尺的大宮門。往兩邊看,東西朝房各有五間,旁邊還有御膳房和壽膳房。大宮門不僅是團河行宮的正門,更是西宮殿區南北軸線的南端。從這裡往北走數十米,來到二宮門,迎面看見太湖石堆砌而成的假山,曾被乾隆賜名「雲岫」。
過了「雲岫」再往北,即是「團河八景」中的璇源堂、涵道齋,這是整個團河行宮宮殿羣中的兩座主建築。這些宮殿既自成院落,又有遊廊相連,移步換景,錯落有致。
行宮內佈置了燕京八絕、玉器交流、北京南海子苑囿文化、大興歷史文化、御膳文化專題等5大展覽及個人收藏展。行宮宮殿羣最南側的東西朝房,歷史上曾是大臣們上朝前梳理儀表的地方,而今也成爲遊客服務中心、文創體驗中心。
在團河行宮遺址公園北部,曾經供皇帝讀書的鑑止書屋,變身爲一處供遊人享受閱讀樂趣的空間,大興圖書館給這裡添置了不少線裝書、古籍善本。